慢性萎缩性胃炎,看国医大师李振华如何妙治

导读

胃,是我们身体里特别重要的一个器官,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男性朋友经常应酬喝酒,女性朋友爱好节食减肥,如此一来,很多人的胃都受到了伤害,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少人都曾被它困扰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该如何治疗?看国医大师李振华有何妙招!

承某,女,69岁。于年6月18日来诊。

主诉:

胃脘胀满、发凉40余年,加重20天。

病史:

4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发凉,未予正规治疗。6年前于河南医院查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HP(+)。两医院作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HP(-)。期间按萎缩性胃炎间断服用中、西药物,效果不佳。20天前无明显诱因,觉胃脘部胀满、发凉症状加重。稍食生冷之物或情志不畅时加重,下腹部胀满,便秘,3~4日一行,伴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体稍胖大,舌质稍红,苔稍白腻,脉弦。

中医诊断:

胃痞(脾虚肝郁)。

西医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法:

益气健脾,疏肝和胃。

处方(李老经验方):

萎胃方加减:太子参12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刘寄奴15g,厚朴10g,桂枝5g,白芍10g,西茴10g,乌药10g,木香6g,郁金10g,甘草3g,沉香3g,焦三仙各12g,火麻仁18g。14剂,水煎服。

医嘱:

调畅情志。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

二诊:

年7月5日。胃脘满胀好转,大便不调(时成形,时不成形),食欲较前好转。舌体胖大,舌质淡,无苔,脉滑细。上方去太子参、火麻仁,加党参12g。14剂,水煎服。

三诊:

年7月19日。胃脘胀满及大便秘结症状较前减轻,腹部发凉消失,纳食可。自诉进凉食物或多食,可出现腹胀,便秘。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稍白腻,脉弦细。上方去焦三仙,14剂,水煎服。

四诊:

年8月8日。症状减轻,胃胀基本消失,纳差,大便1~2日一次,眠可。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稍白腻,脉弦细。

处方:

萎胃方加减: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刘寄奴15g,厚朴10g,桂枝5g,白芍10g,西茴10g,乌药10g,木香6g,郁金10g,甘草3g,沉香3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15剂,水煎服。

五诊:

年8月25日。胃胀减轻,下午稍甚。纳差,多食即感不适,大便尚可,睡眠可。舌体稍胖大,舌质稍红,少苔,脉弦细。上方去火麻仁,加干姜5g、升麻6g。7剂,水煎服。

患者胃脘部胀满、发凉消失,饮食可,二便调。停药半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本患者长期患病,素体脾胃虚弱。脾虚健运失职,气机不利,故见胃脘胀满;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濡养温润,则觉胃部寒凉。由于平素多情志不畅,思则气结,悲忧则气郁,而致气机逆乱,升降失职。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肝脾不和,气机郁滞,则致便秘等症。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虚肝郁,胃失和降。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陈皮、旱半夏、香附、砂仁兼化痰湿,理气止痛;刘寄奴醒脾开胃,行气止痛。郁金配白芍可达疏肝柔肝,行气缓急止痛;西茴、乌药、木香、沉香、厚朴配桂枝可温中行气止痛。患者年老体虚,排便不畅,配火麻仁、郁李仁、焦三仙以消食化积,润肠通便。全方共收疏肝理气,健脾消痞之功。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卷:李振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郭淑云,李郑生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赞赏

长按







































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dz/12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