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年前做胃镜的时候显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且还有急性腺体增生,一年后复查显示结果还是如此应该怎么办?
郭老解答:
从萎缩的本质上来看,大部分的萎缩和肠化实际上都无法逆转,有些所谓的治疗号称可以逆转的,无论是中药,西药还是食疗,实际上都不过是减缓癌变的可能。
萎缩的本质是胃的老化,不用特别去担心萎缩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有70-8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只要通过好好保养就会好转。
当然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行,需要定期复查胃镜,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毕竟萎缩是明确的癌前病变。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顾名思义是胃壁有慢性炎症的表现。胃镜下肉眼可见胃粘膜色泽异常,粘膜变薄,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血管这时也可以看见。
从病理角度看,除一般的炎症表现外,可看到两种重要变化:
1.分泌胃液的腺体和细胞(分泌胃酸的壁细胞和分泌胃蛋白酶的主细胞)减少或消失;
2.一些肠腺出现在胃粘膜中,代替了原有的胃腺,即所谓“肠上皮化生”。
这些病变可以是局部的或广泛分布的,它造成病人出现上腹饱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迄今,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不清,但多发于老年人。
有人统计,年龄每增长10岁,其平均递增率为14%。
“肠上皮化生”后果严重吗?
在萎缩性胃炎中,胃粘膜在萎缩的基础上常出现“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即由具有肠上皮和肠腺特征的细胞来代替原有的胃粘膜上皮和腺体。在胃粘膜中,“肠化”可以肠腺小岛的形式存在。
有人认为“肠化可能是胚胎残余次成分的存留。人们还发现“肠化”与某些类型的胃癌有关。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阐明,并不是所有的“肠化”都和胃癌有关,只有具有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肠化”才有恶变的可能。
如果发现重度的萎缩性胃炎伴有这种类型的肠化时,需定期作胃镜检查。
胃肠道健康咨询中心郭老师
()
▼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