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胃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所有胃病中的较为轻浅的。
根据度娘提供的信息:“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抽烟,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
之所以是“可因”,是因为现代医学对“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有浅表性胃炎的人很多都有嗜酒或抽烟,或喝浓咖啡的生活习惯,或通过自我感觉口苦,泛苦胆水推断有胆汁反流,或通过呼气检查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但是很多人没有嗜好烟酒咖啡的生活习惯,也没有幽门螺杆菌,但同样也有胃炎,说明这个生活习惯和细菌感染并不是造成胃炎的确定性和根本性因素。只是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因素,所以将它们列入。
这个是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值得肯定,不良生活习惯确实是致病因素之一。
至于胆汁反流,已经是生病的症状,再列入到致病因素里面,就有点牵强了。
好的,我们继续分析。
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症状呢?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佳,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口臭,恶心、泛酸,偶有呕吐,便秘。
从上述症状中,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胃气不降。
因为胃气不降,所以消化不好,食物停聚在胃中引起积滞,然后才有上腹部的不适(胀满,胃痛)。
食欲不佳是因为胃接纳食物的功能变差,也是胃气不降造成的。
因为胃气不降,胃中集聚的气体要找出路,所以会有嗳气,口臭,通常来说嗳气后人会感觉舒服一些。
因为胃气不降,不降则会上逆,于是表现为恶心,想吐,同时携带酸水上行。至于呕吐,则是胃气上逆较为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生。
同时,因为胃气不降,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缓慢,所以有大便次数少,便质干硬,便难等便秘的症状。
所以可以从胃病的诸多症状分析得到了胃气不降这个病因。
关于胃气的知识,可以看之前的公号文章《喂,我是胃,你了解我吗?》
那么,进一步深挖,是什么导致了胃气不降呢?
根据中医理论,主要有以下6方面的原因:肝气郁结、胃阴不足、瘀血阻络、寒邪犯胃、脾胃阳虚、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以及食不定时等)。
今天只聊一聊因肝气郁结造成的胃病,因为肝气郁结造成的胃病占了起码一半以上的比例。
即使是其他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胃病,多少也掺杂了肝气郁结的因素。
因为情绪病是现在的社会病。
上一次文章聊了因为肝气郁结导致的甲状腺结节,现在又因为肝气郁结导致胃炎,大家一定会说,这个肝气郁结厉害啊,到处搞事情。
没错,要不怎么说肝为五脏之贼呢,谁见过不搞事的贼?
但是,甲状腺结节也好,胃炎也好,都只是肝气郁结造成的症状,要想治好结节与胃炎,就要解决肝气郁结。
至于肝气是怎么郁结的,在上一次的文章《体检常见病甲状腺结节到底怎么回事?》里已经聊过,在此略过。
今天重点解决因肝气郁结造成的浅表性胃炎怎么辨别,怎么治。
除了有上述因胃气不降的病症外,还有以下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表现:
经常生气,生闷气,郁怒较多。胁下或胀或痛(尤其是生气后有此症状更容易判别);
舌质红或舌头的肝胆区(即舌头中部这一段的两侧边缘区)发红;
伸出舌头发现舌头比较尖细;
舌苔白或黄;
经常叹息,觉得要长舒一口气才舒服一些;
当辨别出是因为肝气郁结造成的胃炎,在治疗时就可以标本兼治了,主要的思路是:
首先,治标,解决胃部不适,和降胃气,消积化滞。
这样,因胃气不降形成的症状都可以治好。常用降胃气的药材有半夏,旋覆花,代赭石,青陈皮,焦三仙,枳实,枳壳。
其次,疏肝解郁。常用的药材有柴胡,香附,川芎,郁金,防风,木香,檀香,生麦芽,佛手,香橼,玫瑰花等。
上面只列出了一些常用的药物,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方剂,是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可能“一方走天下”。
另外,实际中用到的药材也不止上述药材,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一些其他的药材。
这里摘录一个疏肝解郁的方子,供大家学习配伍时参考。
柴胡舒肝散:柴胡9g,陈皮9g,川芎、香附、芍药、枳壳各6g,炙甘草3g。
本方来自于《方剂学》,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肝气疏解打开后,为了让身体的气机更好的运动起来,还可以加入升降散,然后再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和降胃气,消积化滞的药物,就可以组成一个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和胃降气,消积化滞,标本兼治的基本方了。
比如:柴胡9g,陈皮9g,川芎、香附、芍药、枳壳各6g,炙甘草3g,半夏9g,白僵蚕(酒炒)6g,全蝉蜕(去土)3g,姜黄(去皮)9g,焦三仙各6g,枳实6g。
本方只供学习讨论之用,如需抓药治疗,请一定咨询当地医生开方。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期待与您再次相会!
你再主动一点点我们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