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中医
患者付某,女,14,.12.30初诊。
主诉:反复呕鲜血2月余。
现病史: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胀满,头晕胸闷,继而呕少许鲜血,遂就诊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未予特殊处理。两月来患者间断呕少许鲜血,年12月23日至年1月1医院住院治疗,血常规、凝血类、生化类及胃镜等未见明显异常,遂于年12月30邀请夏师会诊。刻下:反复呕血2月,血色鲜红,心下痞闷,口干口渴,大便干结,2-3日一行,心情不畅,胆怯易惊,夜寐难安,舌红苔薄,脉弦。证属肝火犯胃证,拟大黄泻心汤合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法治之,处方:生大黄3g、黄芩9g、黄连5g、生甘草5g、柴胡10g、姜半夏9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焦山栀6g、代赭石15g,颗粒剂5付,早晚饭后半小时冲服。
年1月11日复诊,患者药后呕血已止,大便干结好转,守上方加淡竹茹10g、枳壳10g、淮小麦30g,7付巩固之。
按
患者呕血2月余,迭经现代医学查验而未见明显异常,着实费解。然细观患者刻下脉证,呕血兼心下部痞闷,口干口渴,大便干结,阳明火热证明矣;情志悒郁,夜寐难眠,舌红脉弦,少阳郁火不言而喻。《内经》病机十九条明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泻。”理法明晰,故夏师据证遣方用药,处以直折阳明火热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及调畅少阳气机之小柴胡汤加减而获殊效。
《金匮要略》言“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与柏叶汤,一实热一虚寒,为治血证两大法门。大黄黄连泻心汤方,药味精简,苦寒直折阳明火热实证,陈修园盛赞此方为“吐衄之神方”。《伤寒论》载此方证尚有“心下痞……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案患者皆有迹可循,方证对应丝丝入扣。
小柴胡汤功在调枢机,解郁结,夏师临证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案中患者长期情志抑郁(二诊时,患者父亲言,由于二胎出生后,患者即心情不畅),加之学业压力较重,情怀不舒,日久郁火内生,冲心犯胃,正应《内经》所言“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生龙、牡潜镇安神,焦山栀取栀子豉汤意,清心除烦,同时《本经》载栀子主“胃中热气”,代赭石降胃平肝,为随证加减法。
复诊时患者呕血已止,大便顺畅,胃火渐熄,然患者抑郁一证非一朝可解,乃守上方加枳壳、竹茹,取温胆汤之意和胃安神,淮小麦养心安神,如此心身同调,假以时日,斯疾可除矣。
注: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