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俗语夏至不过不热啥意思今年

摘要:今日夏至,俗语“夏至不过不热”啥意思?今年什么时候“最热”?

一大清早就收到了手机推送的信息,点开一看原来夏至节气到了。

心里也还在嘀咕,前几天气温还比较凉爽,而今天早上就明显感觉要热一些了。俗话说“夏至不过不热”,看来古人说的真的太准确了。

那夏至节气到了,今年的夏季热不热呢?什么时候最热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夏至节气的概述

夏至是24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它也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在古代夏至可不只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节日。

因为在古代的民间有“四时八节”的说法,其中夏至就是其中的一个节日,而且在夏至节这天,自古民间就有拜神、祭祖的习俗,现在南方有部分地区依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有些年轻人对于“夏至”的理解,认为是到了这个节气,夏天就来临了。因为他们把“至”理解为“到”的意思。其实这样是不准确的,夏至的“至”是“极”的意思。

在陈希龄《恪遵宪度》一书中对夏至的解释是:“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因此就有了“夏至”这个名字。

古人的观察非常的细致入微,而在夏至节气的时候也有三候,它们分别描述了夏至节气的细微变化: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意思是说到了夏至节气以后,鹿的角就开始超前生长了。紧随其后就能听到雄性得知了开始鸣叫了。而在后面还能看到一种喜阴的草药——半夏开始疯狂地生长了。

俗语“夏至不过不热”啥意思?为何夏至不热三伏天才热?

今年的气候还是有点反常的,在北方一些地方连续多日持续高温没有下雨,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则是连续多日的强降雨。

像笔者的家乡湖南这边,今年都已经到了夏至节气了,可是在晚上依然还是20出头的温度。像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要开空调才能睡觉了,而今年晚上睡觉还要盖薄的被单,不然大半夜还有点凉快。

对于这种现象,村里的一些老人则解释说:夏至不过不热。细问才知道其中的意思,是说一年中一般到了夏至节气以后才开始真正炎热起来。

因为夏至和冬至节气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其中夏至节气到了,也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正式开始,之后的天气就会越来越热了。

有些网友也比较好奇,既然夏至节气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为何夏至节气不热,而要等到后面的“三伏天”才开始热呢?

这是因为夏至节气以后,虽然白天的时间慢慢地缩短了,但是白天的时间依然要比晚上的时间长很多,同时随着太阳直线点逐渐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是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依然要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很多。

这样每天都会有一定的热量积存下来,而且这样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气温会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而之所以要等到三伏天的时候才最热,这是因为夏至只是盛夏的起点,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离“入伏”也不远了。

古人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了。这个期间的气温高、湿度大,又闷又热,这也就是所谓的“夏至三庚数头伏”。

今年的夏至节气是6月21日,而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因为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今年夏至节气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因此中伏的时间有20天,所以中伏是7月26日开始持续到8月14日,末伏是8月15日开始一直到8月25日才出伏。

农谚还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一般南方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中伏期间,即7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段时间最热,而北方地区要晚一些,往往末伏的时候最热,也就是八月中下旬最热。

今年的夏季热不热?看看农谚咋说

至于三伏天到底有多热,其实在民间也有一些农谚可以用来预测,比如“夏至无雨三伏热”,它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这天如果是大晴天,一滴雨也没有下,那预示着三伏天就会比较酷热。如果这一天哪怕是下了一滴雨,三伏天也会好过一些。

类似的还有“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它是通过夏至节气这天是否打雷来预测的,这一天如果电闪雷鸣了,这样三伏天就不会太热。但是如果夏至这天没有下雨,那三伏天的降雨也少了,并且气温也很高。古人用“晒死人”就是凸显了三伏天的气温很高。

其实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夏至节气这天下雨了,往往后面的雨水就较为充足,因为这寓意着今年的雨季及时到来了。在我的家乡这边有:“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等说法。

所以从这也明白了,夏至节气以后的三伏天才是最热的,尤其是在中伏和末伏阶段,而要想提前知道三伏天热不热,也可以从夏至节气这天是不是下雨、打雷等天气进行一番预测。

正所谓“该热不热,不成年景”,夏季适当的炎热一些,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反而有利。如果本该炎热的季节却反常了,那就不是好事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你们哪里今天是下雨还是天晴呢?在我的家乡这边天气预报会有阵雨哦,希望它能准时降下来吧!而且夏至节气别忘了吃面条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jx/112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