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当前,健康体检套餐中,有一项碳14呼气试验(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能方便快速无痛苦地检测引起胃炎最常见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一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就会害怕,和幽门螺旋菌阳性的人一起吃饭会不会被感染?这也是桐乡一院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被咨询的热门问题,鉴于有那么多人在关心这件事,所以今天医生就要来一则彻底的科普!
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和幽门螺旋菌阳性人的一起吃饭,一般不会被感染。说一般不会,是因为还存在这种可能性,主要得看所谓的“一起吃饭”是怎么个吃法!为啥呢?弄懂了幽门螺旋菌的传播途径,就明白医生的话了。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还是离不开“口”,包括“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
“粪—口”之所以可能传播,是因为寄居在胃粘膜上皮中幽门螺杆菌随着胃粘膜上皮的更新而脱落,经过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最后从粪便中排出,而如果你吃了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那就有可能被感染上。不过呢,这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液会杀灭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很难突破这一屏障,但如果由于出现一些病态情况,比如胃酸缺乏,腹泻,幽门螺杆菌侥幸从胃一直到小肠大肠最后到粪便中排出,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不管怎样,这种途径机率很小。
“口—口”和“胃—口”传播途径可能是主要的途径。幽门螺杆菌寄居在胃粘膜上皮,而胃粘膜上皮是不断更新脱落的,那么幽门螺杆菌也当然会随之脱落到胃液中。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液中存活,它不能往下走,但它可以跟随胃液通过胃食道反流进入到口腔中,从而滞留在口腔特别是牙菌斑中,最后通过唾液传播给他人。
看到这里,机智的你就会明白,接吻是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这个接吻当然是嘴对嘴的吻,不是碰一下脸的礼节性吻。
另外一种传播风险较大的可能是,母亲或其他养护人把食物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吃,这个感染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现在这样的喂养方式极少,但在农村还是存在少数这种现象。
综上,一起吃饭只要不是嘴对嘴喂食那就不用太担心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有人会置疑,中国人聚餐较少用公筷,是不是容易传染?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不大,所以别担心太多。当然知道自己幽门螺旋菌阳性的人,要注意使用公筷,而从事饮食作业的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以防止自己的唾液沾染到食物上。公筷及餐具专人专用是一种餐桌文明,全社会要大力提倡!
(作者陆亚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