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20.html萎缩性胃炎,是近年来检出率很高的慢性胃病,很多人认为,萎缩性胃炎就是胃变小了,胃黏膜变皱了,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了等等,萎缩性胃炎真的很可怕吗?该如何治疗它?就请专家来解答
本期嘉宾
杨家耀
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湖北省中医首批中医师承学员。师从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湖北首批中医大师杜建民主任、中国科科学院仝小林院士。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中国中药协会消化专业药物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疗效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肝病学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简单说,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的容积变小了,也不是胃壁变的皱巴巴的,是胃粘膜皱壁变得平滑,粘膜层变薄了,上面长的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胃镜下可以看到胃黏膜颜色变白、血管显露等;病理检查可能见到腺体消失或减少,或者出现肠化、异型增生等。萎缩可以是局灶性、也可以是全胃。由于腺体减少,就影响消化功能,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和浅表性胃炎不容易区别;也有相当多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是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可能癌变?
不是。胃癌发展不是说变就变的,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能够在异型增生阶段刹住车,就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逆转得了,最好;不能逆转,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治疗。实际上轻度的萎缩,癌变率非常低,10年癌变率低于1%,根除幽门螺杆菌、祛除病因后,几乎为0。但是,萎缩性胃炎进一步进展,可能会伴随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这两个并不是一个病名,是一个病理学名词,表示胃粘膜的变化情况。但肠化的癌变率,也非常低;只有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发生胃癌的风险就陡然增加,需要严密控制和检测。因此,单纯的萎缩,不必要紧张害怕。它要变成癌,可能只需要数年,有的却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这取决于3个因素:第一,是否积极祛除病因,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改掉坏的生活习惯、不要有压力等等。
第二,有没有伴随肠化和异型增生,因为重度的肠化和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真正的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是否定期复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说明,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非常高,普通人群胃镜检出率为7.5%~13.8%,中老年人检出率超过半数。因此,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无症状、Hp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因此,目前指南建议的药物治疗方法有:
Hp阳性者应根除Hp,根据症状可采用促动力药、抑制胆汁反流、消化酶制剂、抑酸药、粘膜保护剂等,精神因素明显者可加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轻中度萎缩性胃炎:
有症状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祛除病因,对症治疗;没症状的,除菌后,不需要治疗;积极随访即可;重度萎缩,一般会伴随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可参考下面说的。肠化:
轻度肠化,完全型肠化,原则上同于单纯的萎缩性胃炎;不完全肠化,要至少每年一次胃镜+病理检查;不典型增生:
轻中度的不典型增生,一般都伴随有症状,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6个月一次胃镜复查;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要立即评估进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还要定期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湖北之声
《健康合伙人》节目
首播时间:11:00——12:00
重播时间:20:00——21:00
次日凌晨4:00——5:00
欢迎加入《健康合伙人》听友群
编辑:叶静审核:李军震、童曼丝监制:洪燕、梁延、郑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