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胃煎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姜某某,男,54岁,上海市名老中医门诊部,门诊号:
病史:年11月22日。有胃病史五、六年,年12医院胃镜及胃粘膜病理检查,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中度肠化及中度异型增生。
刻下:中脘痞塞,嗳气频作,时有中脘灼痛。
舌脉:苔薄黄腻,舌暗红,脉小弦。
辨证:脾虚瘀热内蕴。
治法:健脾清热化瘀。
中医诊断:胃痞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处方:。
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川黄连3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藤梨根30克,莪术15克,木馒头15克,石见穿15克,水红花子15克,八月札10克。
14剂,水煎服。
效果:年6月4日。经上方加减治疗半年后,中脘痞塞及灼痛消除,嗳气减少,苔薄舌暗,脉弦小。6月19医院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检查肠化及异型增生均已消失。
乐胃煎
[组成]
党参,白术,茯苓,生甘草,陈皮,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莪术
[适应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
[方解]
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用党参易人参可久服缓服,《本草正义》所谓:“党参力能补脾养胃……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伍用陈皮之辛、苦、温,理气降逆,燥湿化痰,《本草汇言》谓“陈皮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为脾胃之圣药也”;黄连,味苦性寒,泻火解毒燥湿,少用有厚肠胃之功;白花蛇舌草苦、甘、寒,清热解毒;
蒲公英,消痈散结,清热解毒,《本草经疏》谓:“蒲公英,其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
丹参苦、微寒,活血化瘀,凉血消痈;
莪术辛、苦、温,行气破血,与参术配伍,则莪术得党参、白术补气之资,通络不损气,破血不伤血;
党参、白术得莪术之助补气而不壅。
以上诸药,消补兼施,寒热并用,辛苦开降,气血同调,共奏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清热解毒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
四君子汤具有调整机体免疫、抗血小板聚集、机体微循环、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突变等多方面功能。黄连、蒲公英有保护胃粘膜、抗炎、抑杀HP、抗肿瘤的作用。丹参、莪术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诸药合用,能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病情,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发展。
用药特色
一、常用药对
砂仁、白蔻仁;均为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的要药,但砂仁香浓气浊,温燥之性较强,蔻仁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两药合用,以增强化湿和胃醒脾之功。
海螵蛸、瓦楞子:均为制酸要药,但海螵蛸有收敛,瓦楞子又有散结之功,两味并用,相辅相成。
八月札、路路通:均为理气要药,但八月札疏肝理气而散结,路路通行气宽中而活血,两药并用,相得益彰。
黄连、吴茱萸:黄连苦寒,吴茱萸性热,两药并用,辛苦开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共奏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功。
延胡索、金铃子:延胡索活血行气,行血中之滞而止痛,金铃子清热行气,泄气分之热而止痛两药相配,其止痛之效益彰。
连翘、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药同用,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
二、用药指导
用药配伍遵循清代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学术思想,宜虚实兼顾,寒热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做到补勿过腻,泻勿过峻,寒勿过苦,热勿过燥。
更多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