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患胃癌的人群
大家联想到的肯定都是中老年人
但是你能想象的到吗?
合肥一个6岁小孩
竟被查出了胃癌……
据《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报道,童童的妈妈由于老来得子,于是巴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宝贝儿子。孩子才刚刚长了两颗牙齿,就经常托人从国外买蛋糕、面包、糖果、薯片等零食给孩子吃。
那段时间里,孩子总说肚子疼,有时候拉出来的大便呈现黑色,于是童医院化验,竟然被确诊得了胃癌……
医生表示,这和他总吃零食脱不了干系。孩子总吃零食,可能会引起胃部病变。现在胃病的发病率呈现低龄化趋势,大部分患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吃正餐,总拿零食当饭,尤其垃圾食品吃得多。
此外医生提醒,幽门螺杆菌也要小心,孩子如果本身就有消化系统疾病,一旦感染这种病菌,也会增加患癌风险!(来源: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江南都市报)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是什么关系?
那么,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是什么关系?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可以根治吗?今天我们请到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华给我们科普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确实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张医生介绍,但大家也不必因此过于慌张,因为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到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一共会经历四步。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癌前病变(比如肠上皮化生)
↓
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于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距离胃癌还很远。
慢性萎缩性胃炎:年龄越大,胃黏膜的机能“抵抗力”也越差,比较容易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不会癌变的。
肠上皮化生: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就是“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的信号之一。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
虽然幽门螺杆菌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临床证明,普通人患胃癌的几率为百分之零点几到一,感染者则在2%到3%。那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呢?
据张医生介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比如聚餐时没有用公筷、情侣之间的亲吻、还有一些老年人把食物吹冷之后再喂给小孩子等,这些行为都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粪口传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粪便排出后污染了水源和食物,可能会导致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所以平时我们外出聚餐时,碗筷如果事先经过高温消毒的话,感染的几率要小一点。在家洗碗时,也可以把碗筷放在锅里煮一会儿。
感染幽门螺杆菌需要治疗吗?
““由于我国的合餐制文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很高的,有50%~80%的人群受到感染。只有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口臭、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症状,大部分人无症状。如果出现以上不良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做一个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目前比较常见的是c13和c14检测)。”张医生说。
”目前根据指南共识意见,只要检测到了幽门螺杆菌,都建议根除掉。此外,如果本身就是胃癌高危人群,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进行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发现幽门螺杆菌后,治疗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根据指南共识意见的治疗方案,一般只需服用两个星期的药,根除率高达90%以上,并没有什么副作用。而且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如果幽门螺杆菌已经根治成功,再被感染的几率很低,小于5%。
最后,张医生提醒,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医院治疗,在门诊上偶尔也会遇到想要通过“食疗”或者“中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但这些方法都是不靠谱的,至少目前指南共识里面还没有这样推荐过。
#互动#
你检测过幽门螺杆菌没?
本文新闻来源: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江南都市报
制图:半杯鱼图片来源:rf
文/编辑:离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