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交替,万物运行,转眼夏至又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最长,太阳直射地面,立竿无影。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古代民间的重要节日之一,主要习俗是拜神祭祖、消夏避伏。
古代有很多写夏至的诗歌,透过这些诗歌,不仅能感受到夏至的节日习俗,节日气氛,还能与诗人一起体悟夏天风情。
夏至虽不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因为地表温度还在积蓄,但这时已经炎热难耐了。
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
宋·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
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
自缘手倦歇些时。
诗人老早登台避暑,天气太热,移遍胡床没有清凉之地,到处热气腾腾。手中扇子不再挥动,不是因为天气清凉了,是手太累了,要歇一会。
夏天最让人难忍受的就是热,尤其是古代避暑的方法有限。诗人还是要学学“心静自然凉”的境界了。
炎热夏天如果能寻一处幽僻之地,那是多么的幸福。而韦应物就寻得了这样一处地方。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白昼已到已到了最长的极限,之后,夜晚滴漏计时开始逐渐的变长。
炎热的夏天,衙门中的日子多有闲暇,在正午时分,人和物都在歇息,唯独我喜欢在池塘处游赏好不惬意。
城墙高高耸六,城门紧闭,树木苍苍葱翠,绿荫一片静寂清凉。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着新粉,圆圆的荷花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开怀惬意的对酒畅饮。
这是一首最惬意的夏至诗,树木苍苍、绿筠含粉、圆荷散芳,诗歌中感受不到夏天的炎热,反而多了宁静洒脱,读后烦恼尽失。
心中热爱生活,充满着热情,即使是苦的日子,也会感到美好。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其一
宋陈与义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明净的水里倒映着千姿百态的柳树,红屋面对着碧绿的万片荷叶。万物更新,让人感到时序交替,内心安定,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感觉可观景物之多。戏游的小鱼聚集在水中的亭影,打破了平静的水面,散出一个一个的微小涟涡。江湖哪里远呢,只是少了一蓑的雨而已。
这首诗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夏至的景描写的清新美丽,明波柳影、红屋碧荷、游鱼微涡,抓住夏天独有的景象,描绘出夏天独特的美丽。
意定觉景多。凡事在于心态,有个平和的心态,美就在身边。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人们腰间挂着李核祝福老人,把粽丝系在手臂上求身体强健。这些应节的物品竞相随着风俗呈现,老人家慈祥悠闲地陪伴孩子们嬉戏玩闹。
这首诗描写了夏至节日的习俗,展现了老人与儿孙快乐地玩闹的温馨场景,读后让人心头温暖。
生活的幸福在于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不过多奢求,温馨就是幸福。
谢谢阅读,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