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炎热的三伏天也已经拉开了序幕。此时,适合读一首清凉的宋诗,拂去夏日的炎热,给燥热的心注入一股带着书香气息的清凉。
这首宋代诗人苏舜钦的小诗《夏意》,写了夏日午睡前后所见到的一系列景色,仅二十八字,却句句带着清凉,读来令人清凉之感顿生,惬意十足。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
幽深的小院中,静静地躺在竹席上,感觉到无比清凉;透过帘子看见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阳光正烈,可见浓密的树荫落在地上。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诗人苏舜钦(—)是北宋的诗人,字子美。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
因为他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被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苏舜钦为此被罢职,闲居苏州,在此修建了沧浪亭。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及赴任就病故了,卒年40岁。
他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时人常将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或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这首诗是作者闲居苏州时所作,是一首写夏天午睡的小诗。
夏天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陶渊明就写过“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唐代柳宗元在《夏昼闲作》中写过: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有“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闲适诗句。
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趣。苏舜钦这首《夏意》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前三句是午睡前。写了深幽寂静的别院,写了清凉的夏席,写了帘外的石榴花。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幽深的小院中,躺在竹席上,感到清凉无比;透过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别院深深”与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场景相近,但表达的意思确实截然不同,此处要表达的是夏日的清凉。石榴花则是应节而开,
树阴满地日当午:此句点明是午后,适合午睡。中午时分,浓密的树荫落在地上,给人一种无比清凉的感觉。
梦觉流莺时一声:末句写出了午睡后的情景。不直接写午睡,而是写了黄莺的啼叫声,与苏轼的“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有异曲同工之处,包含着被鸟鸣声唤醒的惬意之感。
整首诗不见一个睡字,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诗中也句句切合夏日,句句带着清凉,,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日午后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不见一个睡字,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诗中也句句切合夏日,句句带着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与夏日午后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
炎炎夏日,凭栏倚窗而坐,读一首清凉的宋诗,唤醒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不失为一种人生美景。
白居易《消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字字含哲理,值得一读三首小暑诗,语言清新,意境唯美,各有千秋,你最喜欢哪一首云卷云舒,让时间慢一点,心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