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论》,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用,寒温并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痞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的患者用之最良。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之肋胁疼痛、嘈杂吞酸、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之患者。
临床诊疗中,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与左金丸合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疏调并用,疗效明显,其典型病例如下:
黄某某,女,42岁,教师。患者言2年前因患胆石症并胆绞痛发作,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半年,感觉体质和肠胃功能明显下降,经常出现腹胀痞满、恶心、食欲明显减退、晨起口干苦、经常排便不畅。稍进油腻生冷饮食,特别吃肉类后,嗳气、撑胀不适特别明显,且会明显反酸、烧心,伴呕恶苦水阵阵,令人痛苦不堪;心中虽思饮食,无奈肠胃消化不了,渐至乏力、消瘦。病后虽经中西药多方调理,却不见明显疗效,上述症状渐加重,甚至影响工作。甲午年谷雨前5日,医院消化内科全面检查治疗,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轻度贫血”。住院治疗两周,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但胃肠痞满、口苦、呕恶依旧,遂出院求诊于中医治疗。
诊见:面萎黄,无欲貌,唇淡,舌淡胖边有齿痕,舌面水渍明显,但舌中见三道裂痕,苔白滑,脉细濡。断为“痞满之寒热错杂、寒多热少之证”,用经方“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之,方药如下:
法半夏15克酒黄芩10克川黄连10克干姜10克
党参15克大枣15克炙甘草10克吴茱萸5克
葛根20克仙鹤草20克鸡内金20克
2剂,开水煎15分钟,温服,每次ml,每日三次。
四日后复诊,患者欣言药服至第3日,呕恶及反酸大减,曾泻黄褐色果酱便3次,泻后腹撑胀明显减轻,已思饮食,但食后仍饱胀不舒,晨起口仍干苦,查舌苔已退大半,舌中仍见裂纹,余无异常。二诊原方未变,加苏叶15克,3剂继服,嘱服药一周后复诊。
三诊见患者面萎黄减轻,唇有血色,舌面水渍消退,舌中裂纹已回缩,脉较前有力。患者言恶心呕吐及反酸基本已止,大便每日一次,排便较前顺畅,口干苦现象已明显减轻,饮食倍增,食后不再有反酸、烧心,每日食炖瘦肉2次,也未像以前嗳气、撑胀。患者自言,病已十去八九,担心停药后又复发,特咨询该方能否长期服用?
嘱患者用本方三剂与香砂六君子丸交替服用,继服两周善后。并交待患者,日常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勿食腥膻油腻生冷饮食;要定时吃早餐,睡前勿食夜宵,慎服消炎药、止痛药、寒凉药等。半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言老毛病已愈,能食能睡,体质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