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慢胃病20余年,中医调治4

张某,女,48岁,干部。患慢性胃病20余年,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胃脘痛遇寒加重,得热则舒,甚则因吸入凉气而疼痛剧作,并伴有嗳气、嘈杂、便黏不爽。胃脘冷,如掌大,压痛明显,舌质黯,苔黄而腻,脉沉滑。曾屡次用散寒止痛,温中暖胃之品,症状不得缓解。审舌脉辨证,其病在胃,邪实为本,其主诉为标。立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药用:黄连6g,栀子6g,泽泻9g,茯苓15g,茵陈20g,地榆15g,石菖蒲15g,五灵脂12g,蒲黄10g,三七粉2g(冲服),鸡内金9g,煎汤内服,每日1剂。连用30剂,诸症皆消,又守方4个月,并加服摩罗丹,每日3次,每次2丸。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其结果均为浅表性胃炎。随访2年,未再复发。医案出处:李恩复本例因湿热内阻,阳气内郁而出现的一片寒象。投散寒温中之药,是弃本从标,故无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审因论治,不能见寒治寒,见热治热。胃为阳明之腑,体阳而用阴,温热之剂尤当慎用。目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积极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萎缩性胃炎疾病是否会癌变,这与肠上皮化生的种类是有关的。准确地来讲,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是肠上皮异常增生所致,这才属于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疾病多可以借助内镜检查病理来确定异型增生疾病的程度。对于肠上皮异常增生的问题,一般轻度是没有危险性的,但是对于中度及重度的增生则需要大家多加重视。即使患者出现重度异型增生,甚至发生癌变,也是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发展而来的,并非说是一下子就发生了癌变。若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异常增生比较严重的话,一般可以借助胃镜检查来检测,与此同时,也可以直接进行内镜检查来将异型增生的组织进行切除。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tz/5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