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慢性胃炎的人,难免会心生疑虑,担心自己是否有发展为胃癌的可能。
一、那么,胃炎是否会进展为胃癌?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缓慢渐进的复杂过程。正常胃黏膜细胞变成癌细胞可能经历以下过程:正常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胃癌。
通过胃镜和病理诊断,慢性胃炎大致可分为非萎缩性和萎缩性两大类,这二者都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从外观上看胃黏膜的改变不大,多数胃部不适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后会被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此种类型的胃炎距离癌变还很遥远,不必过于惊慌。通常情况下,无症状的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饮食、身心及生活习惯的调养即可以痊愈。
对于症状明显者,医生可能会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去除病因、保护胃黏膜,同时尽可能阻止非萎缩性胃炎进展。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增强胃动力药物、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如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通常还会接受Hp根除治疗。
二、感染幽门螺杆菌,如何处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逐渐演变而来,需要引起重视。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腹部隐痛、饱胀感及消化不良,或者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变薄,一方面会使胃的屏障受损,致癌物更容易破坏胃黏膜细胞,诱发胃癌;另一方面,会诱发胃的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亮起胃癌的“警灯”。
肠化生、不典型增生不一定会发展为胃癌,多数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可通过治疗恢复,一旦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则意味着胃癌可能随之而来。
三、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意味着什么?
总结一下,慢性胃炎不一定会发展为胃癌,但如果检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需要预防其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更加重视,减少致癌物质摄入,积极治疗以防发生肠化生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对于慢性胃炎,及早发现胃癌的最有效、直接的方法是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需要每3年检查1次,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根据情况每年或每6个月检查1次。
相关阅读艾滋病上身后,通常都会有这2个表现,藏都藏不住人若感染艾滋病,多长时间会被发现?或许多数人误认为是皮肤病!医生坦白:艾滋病传播途径只有这3种!可是好多人搞混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