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中医王垚:慢性浅表性胃炎1年胃胀痛要嗳气才能舒服一点但稍后复发怎么调理好?慢性浅表性胃炎出现胃胀,是因为患者胃内胃酸分泌减少或者胃酸缺乏,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出现食物积聚在胃肠内引起胃胀。除了有胃胀症状以外,还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以及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西医多给予抗生素及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发作,引起疾病迁延难愈,建议请有经验的中医把脉开方调理为宜。
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病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泛酸等范畴。有经验的中医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准确诊断,在对症开方内服整体调理的同时,采用针灸等外治法进行内服外治的综合治疗,往往屡有奇效,具体用药方面可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清浊安中汤、胃炎煎、保和丸、柴胡疏肝散、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黄芪建中汤等中药方随证灵活加减组方调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吃三餐,睡觉前不要暴饮暴食,部分浅表性胃炎失于治疗或不注意生活调摄,极易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家属需引起重视。
慢性浅表性胃炎医案一则:
患者男,65岁,初诊诉慢性浅表性胃炎一年余,近一周胃胀痛加重。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痛,医院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西药后症缓,后胃胀偶发,一周前因多食肥甘厚腻之品后,出现胃脘部胀痛,伴嗳气,嗳气后胀稍缓,少时复作,持续不解,遂来就诊。辰下:胃胀痛,嗳气频频,纳差,寐一般,大便干结,小便调,舌淡苔白厚,脉弦。
辨证分析:患者花甲之年,脏腑渐亏,脾气不足,运化无力,又因多食肥甘,纳化无能,酿生痰湿,中焦气机受阻,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乱而浊气滞,故生胀闷。精微输布失常,气滞不通化火,则大便干结。土虚木乘,肝气不和,疏泄失常,一则脾弱肝旺,乘于脾土,脾气虚弱,运化水谷失司,则纳差。二则血行不畅,久而成瘀,痰气交阻、血瘀内停,上犯于胃,则胃气不和,气机上逆,故泛酸、嗳气连连。舌淡苔白厚,脉弦,亦为脾胃虚弱,痰气交阻、瘀血内结之象。
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痰气交阻、瘀血内结所致胃脘痛。治法:健脾化湿,降气和胃,辅以活血,消食,清热。选方旋覆代赭汤随证加减组方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饭后温服,外以针灸治疗5次,针刺取穴:内关、太冲、天枢、足三里、中脘等,留针30分钟外加红外灯照射。
二诊,7剂药药后症状均有改善,多食仍有胀痛,嗳气,大便已通,舌淡苔白厚,脉弦。药已中的,效不更方,加健脾消食开胃,以助水谷运化之力,守上方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14剂药后痞消气顺,诸证皆痊,诉症状均已消除,无明显不适,遂未予方药,嘱患者可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
王垚主任简介: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杰出青年中医师,张梦侬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继承人,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王垚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精研并继承了我国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中医名宿张梦侬学术思想以及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等临证经验。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深得张梦侬针药并举的治病精髓,对中医胃肠内科、疼痛科、妇儿、男科等多发病、疑难病颇具心得。》》》打开移动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