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些地区的夏作物目前还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只需要等接下来降雨即可。
今日就是夏至了,夏至一般出现在公历6月20日至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越长。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进入盛夏,常伴随着高温、潮湿和雷阵雨等天气现象。许多植物进入生长旺季,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如果真的频繁有雷阵雨,也就缓解了北方地区高温无雨的燃眉之急了。
“是涝是旱,就看夏至”,今日夏至,今年会有大涝吗?看农谚咋说!几千年的天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碰到夏至前是干旱的情况,有时候也会碰到夏至前多雨多涝的情况,所以古人根据无数的天气经验,总结了一些农谚,用来预测夏至接下来的天气如何,我们看看农谚咋说的。
一、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如果夏至这天出现了下雨的情况,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会比较多。夏至江淮地区处于梅雨季,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夏至后,空气对流比较强,经常会在午后至傍晚形成雷阵雨,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尤为明显,冷暖空气交汇,形成低压槽,就会出现大范围降雨。
二、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夏至这个时候,如果天气异常,像春天一样温度适宜,不是特别热,那么预示着从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将会有降雨天气。
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是目前比较需要的,能够缓解干旱的情况。
三、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三伏热
如果夏至这天没有下雨,那么接下来的三伏天会特别的热。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若此时缺乏雨水,则空气湿度低,土壤干燥,导致地表温度更高,从而使得三伏天的炎热感加剧。
处暑难得十日阴
处暑节气后,尽管炎热的天气逐渐结束,但天空往往仍然阴沉,连续多日的晴朗天气较为少见。
四、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如果夏至这天出现了打雷的情况,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三伏天会比较的凉爽;如果夏至这天不下雨,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非常热,让人难以忍受。
夏至响雷三伏冷
夏至日的雷雨带来了充足的雨水,增加了空气湿度,同时降低了地表温度。雨水的蒸发也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三伏天时的气温相对较低。
夏至无雨晒死人
夏至日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如果此时没有雨水来降低地表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那么三伏天时的炎热感将会非常明显。长时间的干旱和高温可能会导致土地龟裂、农作物枯萎等不良影响。
“是涝是旱,就看夏至”,今日夏至,今年会有大涝吗?接下来雨水如何咱们还得看今天的天气。你们那里下雨打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