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将至,送大家6句夏至农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导读:“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快到了,送大家6句夏至农谚,都是古人的智慧

再过几天就要迎来夏至节气了,这是24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21-22日。当斗指午;太阳到了黄经90°时交夏至节气。

由于在北半球夏至节气当天,太阳是直射地面的,几乎是直射白回归线的,因此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

之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在北半球白昼就逐渐变短。而在古代夏至节气有吃面条的习俗,老话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夏至节气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开始了,因为三伏天要到来了。所谓“入伏”老组织的规矩就是“夏至三庚数头伏”,即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这个时候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那今年夏季热不热,雨水多不多呢?我们看看老祖宗传下来的夏至节气谚语咋说的。

①夏至有雨十八落,夏至无雨干断河。

它的意思是说,在夏至节气当天如果是阴雨天气,特别是当天下雨了,那预示着后面的十八天都会下雨。

而如果夏至节气当天滴雨未下,那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很少,甚至还会出现旱情。

当然了,这里的“十八落”、“干断河”都是夸张的说法,是凸显雨水的多和少的。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确实都是期盼着夏至节气下雨,认为夏至节气下雨了,后面的雨水才充足,这样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也对后面的丰收是有利的。

其实这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如果想知道夏季雨水多不多,可以通过夏至节气的天气提前预测。

②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大烂”指的是雨水多,因此它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当天如果降大雨了,那么梅雨就来得及时,并且当年的梅雨可以当饭吃,换言之就是降雨也很多。

在南方很多地方,到了夏至节气以后就迎来了梅雨,由于这个时候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所以把这个期间的降雨也称之为梅雨。

而在梅雨期间,气温升高了,空气非常潮湿。也因此在此期间,不光是人感觉不舒服,而且器物是很容易发霉的,尤其一些蚊虫也容易大量繁殖,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③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有雨应秋早。

字面意思也很简单,说的是夏至节气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预示着三伏天就非常的炎热。

相反,在夏至节气的时候如果下雨了,那么就预示着秋季来得早,因此夏季就不怎么热。

在夏至节气以后就进入三伏天了,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就可以通过夏至节气的天气提早知晓。

④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同样是古人长期观察的经验之谈,它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当天是雷阵雨天气的话,那么三伏天就不怎么热,而夏至节气当天是晴天,那就是一个不好的兆头,预示着三伏天要“晒死人”。

⑤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古人确实是非常的智慧,通过夏至节气当天的风向不同,也可以预测后面的天气。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当天如果主要是刮东南风,那么十八天后就会有大雨。

类似这样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意思是说夏至节气当天是刮东风的话,那么麦子就要遭殃了,因为这个时候有些地方麦子正是成熟季,可是大量降水就会导致麦子被淹。

另外还有“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等,它们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⑥夏至有雨值千金。

它的意思是说,在夏至节气的时候下雨了,这是一个好兆头,这些雨水对于农民来说是千金难买的。

在民间还有通过夏至节气来预测粮食收成的,比如“夏至有雨,谷仓有米”,或者是“夏至下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等。

而古人的这话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夏至期间的时候已经非常热了,且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因而就有了“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但是也要注意,这个时候适量降雨是好事,如果大量降雨的话就要遭殃了。因为夏至节气后,南方的汛期也到来了。

由于这个时候气温高,地面受热强烈,而空气对流旺盛,就容易形成雷阵雨,如果出现持续的暴雨天气,就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所以这个期间也要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yn/12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