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公布的数字,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仅次于白内障。全球共有万青光眼患者,估计年将达到万。因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总数的50%。眼科专家提醒,青光眼具有隐匿性与较大的危害性,近年来年轻人患青光眼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青光眼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青光眼逐渐有低龄化趋势,所以预防青光眼的形势非常严峻,刻不容缓!!!
那为什么会得青光眼?
青光眼类型较多,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此型青光眼多见于50岁以上老人,一般双眼先后发病,少数病例可双眼同时发病。这些患者多具有小角膜、小眼球、浅前房、房角窄等眼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合并远视眼。当有某种诱因导致瞳孔散大,房角阻塞时,房水生成后流出受阻,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有:
(1)情绪波动:如悲伤、愤怒等。
(2)用脑过度或极度疲劳,如熬夜后等。(3)在暗处停留过久,或因检查、治疗时点用或错用散瞳药物以及精神因素等使瞳孔放大。(4)气候突变:冬季发病率增高。(5)妇女绝经期。
青光眼带来哪些危害?
01
导致眼压高的一些症状
比如眼压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下眼胀眼疼,甚至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02对视功能的损害比如会导致视野的缩小,视力的下降,特别是一些表现为慢性的青光眼,它对视力和视野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不像别的病可以挽救过来,还有就是它的隐蔽性经常来就诊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就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这个是它最大的危害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03可导致失明
继发性青光眼多由于眼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等,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
那如何预防青光眼?
01
避免诱发因素
青光眼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做到:情绪稳定,不急躁,不发脾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眼部过度疲劳;保证睡眠,不熬夜;避免在暗室长时间工作,尽量少去电影院看电影,少戴深色墨镜;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菜花等)和水果(苹果、梨、大枣、山楂等);控制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少饮浓茶及咖啡;保证每日排便通畅。
02
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在40岁之前,每2年进行眼部检查。40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尤其是青光眼高危人群。
当怀疑自己患青光眼时,医院眼科做相关检查。基本检查包括:眼压、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等。
03
适宜运动
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压,从而预防青光眼。青光眼高危人群不妨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健走。建议每天健走一小时以上,走够一万步,对于预防青光眼有很好的作用。
青光眼可致盲,
早期防治极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