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年底,各个4S店都会迎来一波购车小高峰。但是今年行情却与往年有些不同,由于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导致不少合资车的产能无法跟上,供货量减少,最终传导至销售终端——4S店。那么目前杭州各大汽车品牌的4S店目前的情况如何?我们的记者也替消费者进行了走访。
记者调查:
芯片短缺冲击合资车产能
部分车型一车难求
中午时分,在杭州绍兴路上的雪佛兰4S店,陆续有消费者前来展厅。这里摆放着八九辆他们的主力车型。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一个月平均销量在七八十辆。目前全球芯片短缺的冲击,已经影响到他们。具体来说,一些热门车型的库存量减少,客户提车时间变长。
浙江兰通雪佛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章晓鸣对产量的影响还是有的,热销的车型可能短缺一点,像我们的迈锐宝XL目前库里可能基本没什么现货,前两天刚有客户提了一辆开拓者,等了两个月的时间。
记者随后走访了大众、奥迪、广汽丰田、凯迪拉克等杭州多家4S店,得到的答案是,芯片短缺对各个4S店的影响不一。
大众4S店的工作人员就表示,芯片短缺造成工厂的产能滞后,现在厂家的供货量在缩减,同时客户可选的配置也少了。如果心仪的配置没货了,就得赶紧换成现有的配置,不然什么时候能提到车,就很难保证了。而走访的奥迪和凯迪拉克4S店则表示,他们目前并未感受到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
浙江康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卜燕宾截至到目前为止的话,这个月还是比较正常的。进销库的周转,包括厂家新车在运输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时间滞后。客户在配置选择余地上,也没有什么影响。
冰火两重天:
跨国车企大规模停工停产
国产自主品牌目前暂未出现
不过,据此前路透社报道,大众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Wollenstein)表示,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了大众去年12月的生产,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损失达万辆。
(图为大众中国CEO冯思翰)
不只是大众,福特、丰田、克莱斯勒等跨国车企,受到芯片短缺的制约,也出现大规模的停工停产。据CNN1月18日报道,福特汽车已要求其在德国的一家工厂停产一个月,这家工厂拥有名工人,生产福特在欧洲最受欢迎的车型——福克斯(Focus)。此前,位于美国生产SUV的福特工厂也被迫关闭。
日本车企也不例外,丰田汽车曾表示,被迫于1月12日暂时停止中国广州工厂的生产,并削减生产Tundra皮卡车的美国德克萨斯工厂的生产。此外,日产和本田都表示他们正在“调整”产量以应对芯片短缺。
(网络图片)
那么国产自主品牌车企是否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呢?目前来看,并未出现因为芯片短缺造成大规模停工停产。以两大国产自主品牌为例,吉利汽车表示,其产量并未受到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比亚迪曾表示,公司在电池和芯片方面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为其他公司供应芯片。
杭州一家比亚迪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目前销售情况一切正常,只有新上市的比亚汉EV需要排队,这主要是因为“刀片电池”无法跟上市场需求,其他车型基本都能在一个月内提到车,并未感受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
杭州卓御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章伟成:从目前来看,我们的交车包括订单的话,也都是正常的。原先是怎么个情况,目前也都一样,很多的零部件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的,所以国产化率比较高。
疫情下的“芯片慌”:
芯片为何突然就短缺了?
涨价潮要来了吗?
随着汽车愈加智能化,现在汽车生产制造离不开芯片,每辆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50-个芯片,用以支持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娱乐系统和导航控制系统,有些高端车甚至需要的芯片更多。
全球芯片市场的短缺虽然是去年12月才开始出现。但是伏笔在年上半年就埋下了。受到疫情的影响,车企减少了对车载芯片的需要,部分半导体厂商被迫停产或调整计划。另外一方面,随着居家办公、学习的人数增加,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所用芯片的需求大幅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车载芯片的产能。
芯片行业具有制作周期长、不能灵活增产等特点,所以即便年下半年汽车行业回暖,芯片需求量上升,半导体厂商也无法立刻增加产能保障供应。而芯片库存一旦消耗殆尽,“芯片慌”就会随之出现。
一方面是芯片需求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却是芯片厂商产能有限,怎么办?据外媒报道,目前全球几大头部芯片制造商正在试图通过涨价缓解因需求上涨和产能有限而带来的压力。全球排名第三的萨瑞汽车芯片,涨价几个百分点,而服务器和工业设备的芯片将平均涨价10%到20%。全球第二大汽车芯片供应商恩智浦以及瑞士意法半导体等供应商,也在计划涨价10%—20%。
那么全球汽车芯片告急,是不是国产芯片就能抓住机会顺势崛起了呢?目前这么说还为时尚早。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每年万辆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全球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量在80%-90%。另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中车用芯片自研率仅占10%,90%的汽车芯片都必须依赖从国外进口。如此来看,国产芯片替代仍然任重道远。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看法,今年一季度芯片短缺很难得到缓解,甚至有可能会延续到二季度,随着各大厂商加紧提高产能,明年全球芯片有望回归正常供需基本平衡。
记者:邱卫星、张磊,综合澎湃新闻、环球网资讯、腾讯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希望国产芯片越来越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