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胃痛,用这个方加减

小编导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疗时应以理气为宜,若气机通畅了,痛亦可除。如何行理气之法呢?我们可以用加味百合汤进行加减来治疗胃痛——

百合30g,乌药15g,荔枝核9g,延胡索9g。

百合汤出自陈修园《时方歌括》,其云:“治心口痛,服诸热药不效者,亦属气痛。”本方原为治疗胃脘痛属气郁化火,或热积中脘,服热药无效或增剧者而设。

《神农本草经》中载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陈修园亦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而诸气俱调。”

《本草从新》谓乌药能“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

百合、乌药一凉一温,润而不滞,辛而不燥,故对胃脘部的气痛、热痛均宜,寒痛者可加高良姜、桂枝。

《得配本草》谓荔枝核:“甘、涩,温。入足厥阴、少阴经。散滞气,辟寒邪,治颓疝,疗心痛。”

《本草新编》谓延胡索:“味辛、苦,气温。入肺、脾二经,又入肝足厥阴。止心腹卒痛,小肠胀疼。”

四药相伍,行气止痛,颇有良效。

临证心悟

此方非焦树德焦老之三合汤,乃陈瑞山陈老家传方加味百合汤,灵活加减可治各种胃痛,疗效可靠。其病变部位虽在胃,然与肝、脾有关。

诸多内外因素均可引起胃之失调,尤以饮食不节和情志不畅多见。然胃痛者,必夹气滞,故治痛当以治气为先。在治疗上宜理气和胃,畅其气机,复其和降,其痛自除。经云:“诸气郁,皆属于肺。”故治气当以治肺为先。

1.寒者,加高良姜10g。

2.热者,加炒栀子6g。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加蒲公英20g,牡蛎30g。

4.反酸者,加吴茱萸3g,黄连6g。

5.胃中灼热者,加丹参10g,川楝子10g。

6.病久体虚者,加党参10g,黄芪24g。

7.嗳气频频者,加代赭石20g,法半夏12g,香附10g。

验案集粹

蒋某,男,48岁。年5月16初诊。

现病史:胃痛5年余。患者5年前因饮酒后引起胃痛,饮食稍不慎则发作,胃气胀满,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刻下,胃脘隐痛,食后尤甚,时有胃胀,口干,舌苔薄腻,脉右关弦滑。

辨证:中焦气滞,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清热,和胃止痛。

方药:加味百合汤。

百合30g,乌药15g,荔枝核9g,延胡索9g,炒栀子6g,蒲公英20g,牡蛎30g,14剂。

二诊:药后1周疼痛消失,腹胀减轻。继续上方14剂,巩固治疗。

名医经验用方集

临床诊治疾病,屡用屡效的方子当多多积累。

这里有50个专方,教你诊治50种疾病。

《徐书屡用屡效方》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介绍了徐书教授临床经常应用并验之效确的50种专病专方。其中,“临证心悟”介绍了作者对该病的心得体悟,突出了治疗思路及辨证要点。“验案集粹”是作者行医多年来运用辨证论治取效的一些典型案例。全书理、法、方、药一线贯穿,临床验之效确,为作者三十余年临证之精华。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喜脉”男人也会有?

中医学里的“万能相对论”

4法治乳腺炎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徐书屡用屡效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徐书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yy/102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