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夏粮丰收,夏种夏管要抓紧,治虫

今日迎来夏至,它代表着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意味着炎热盛夏开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夏至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夏至时节,全国小麦收割接近尾声,丰收成为定局;南方早稻陆续抽穗扬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正忙于夏种、夏管。长江中下游地区,“芒种夏至是水节”,降雨多,降水量达全年的30%作用。万物向阳而生,长势快,作物对水肥的需求增加,同时高温高湿也最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农民朋友要重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下面结合夏至农谚谈谈农事管理,仅供参考。

一、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农谚说:“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以往种地靠锄头中耕锄草,除草的技巧总结为“春锄泥,夏锄皮;干锄浅,湿锄深”,如今大多数靠施用除草剂防除杂草。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到了夏至时节,农民要在田地里忙,除草、施肥、灌(浇)水、防治病虫害及整枝打杈。夏至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期,要根据作物需求适时适量进行追肥。夏至的天气时而高温时而降大雨,玉米、水稻生长后期遇高温会影响结实,遇持续高温天气应及时灌溉;降雨多的地方要加强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影响根系生长,容易出现伏旱缺水的地区,要抢蓄伏前雨水。

目前全国冬小麦收割进入尾声,收了冬小麦还要忙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陆续抽穗,穗期要加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根据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情况防治;一季稻处于秧苗期至分蘖期,要适时除草;晚稻正忙着播种育秧,尽量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二、夏至不热,五谷不结

谚语云:“夏至不热,五谷不结”,炎热虽然煎熬,实则是馈赠。夏至白昼最长,加之天气炎热,作物能从太阳那里获取的热量最多,生长速度快,此期到田间走一走,南方早稻灌浆成熟快,西瓜一夜之间大了一圈,玉米在麦茬地里露出了青苗。

当然,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看,盛夏太热也不好,早稻抽穗灌浆期若出现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影响灌浆结实,秕粒增多,提早成熟,产量下降。早稻生长后期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灌深水,使田间保持4-5厘米水层,有效降低穗部温度,结实期切忌过早断水,防止高温逼熟而影响产量。

三、治虫防病正当时

夏季高温多雨,不仅是多种喜温粮食作物、果蔬的关键生长期,还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稻瘟病、纹枯病、溃疡病、根腐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介壳虫、红蜘蛛、草地贪夜蛾……病虫害正在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

稻瘟病引起的白穗

对于病害的防控,应在病害发生初期和抓住关键生育期用药防治,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环保的生物类药剂。对于虫害的防控,应抓低龄幼虫时期防治,综合应用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诱杀成虫,扑杀幼虫。可以选择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机械抢晴施药作业,防治后及时跟进观察,对漏治和防治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补治,确保病虫防控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yanafl.com/fyyy/122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