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有关手术技术及术中并发症的问题解答
一、术中发生一过性暂时性失明的原因?如何处理?
术中发生暂时性失明,最常见于术前为晚期青光眼患者,包括小视野(如管状视野、颞侧视岛)或仅存弱光感(包括光定位不准)而使用了球后麻醉注射者。处理参考第一章第三节。
二、直肌悬吊固定眼球和透明角膜牵引缝线悬吊固定眼球,哪个方法好?
各有优缺点。透明角膜牵引缝线悬吊操作简单、暴露好,患者几乎无痛楚,但偶有划破角膜(太薄)穿透前房(太深)。直肌悬吊,眼球制动好,但初学者操作学习曲线稍长,且容易出血、刺穿巩膜,患者有痛楚。参考第二章第一节。
三、透明角膜牵引缝线悬吊选择哪种缝线好?如果穿透前房、前房变浅,怎么处理?可用6-0可吸收缝线或丝线,也可以选择5-0丝线,著者认为6-0丝线较好。如果穿透前房,停止操作,前房注入BSS形成前房,另取一部位悬吊,或改直肌悬吊。
四、直肌悬吊发生出血,怎么处理?
参考第二章第一节。离上方角膜缘至少10~2mm处悬吊上直肌,应尽可能安置在肌腹处。因直肌内富含血管,针尖应当从直肌下方、巩膜面穿过(图4-2-1)。如果针尖穿过直肌,往往导致出血,出血严重或没有及时按压,会导致整个结膜囊积血,使手术难以做下去。一旦发现出血,应立即用棉签按压直至出血停止。
图4-2-1悬吊直肌发生出血的预防
A:悬吊直肌时。针尖应从直肌下方、巩膜面穿过
B:悬吊直肌时,针尖触及直肌内血管引起出血,出血扩散到结膜下
五、为什么结膜切口要整齐?
小梁切除手术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任何结膜的撕裂、对合不良、渗漏,都会影响滤过泡的形成。因此结膜瓣的制作应当完整、整齐,术毕相对水密缝合(图4-2-2)。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的制作,图4-2-2B~D示意的是沿角膜缘直接切开结膜。
图4-2-2结膜切口制作
A:示意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制作,可见结膜边缘整齐、锐利
B-D:示意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的制作方法一,沿角膜缘直接剪开结膜,两端可以适当垂直角膜缘方向向后剪开结膜0.5~1mm,然后以向后、周围方向钝性分离结膜下组织(B蓝箭头示意),暴露出一定大小的术野
E-H:示意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的制作方法二,距离角膜缘1~2mm剪开结膜,同样方法以向后、向周围方向钝性分离结膜下组织,暴露出一定大小的术野
为避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有学者认为剪切结膜时,以保留角膜缘结膜1~2mm为宜(E~H),如此剪切的话,结膜游离端的缝合则采取间断或连续褥式缝合为佳(图2-2-2AC)。参考第二章第二节第九问题。
六、结膜瓣制作的技巧有哪些?
结膜瓣制作是小梁切除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结膜瓣制作方法各具优缺点。见表4-2-1。
1.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制作初学者在剪开结膜制作高位瓣时,往往会剪成鼠咬状或者边缘不整齐。如果结膜边缘不整齐,直接影响到术毕结膜创口的缝合整齐。
左手夹持住最高位结膜(含Tenon囊组织),右手持显微小梁剪,在左手夹持住的结膜之后部位,向下先剪一刀,然后调整手中剪刀方向,向左边沿着上睑缘自然弧度剪开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然后再调整手中剪刀方向,向右边方向,沿着上睑缘自然弧度剪开结膜及结膜下组织。总共三刀,简单、快捷,结膜边缘整齐,切口成八字弧形。注意,整个过程左手一直夹持住最高位结膜不松脱为关键(参考图4-1-3C~E;图4-1-4C~E)。
然后钝性分离结膜下组织。将剪刀尖并起来就可以做钝性分离的工具了。先沿着结膜的切口剪开结膜下Tenon囊组织直至巩膜面,用合拢起来的剪刀尖,向角膜缘方向推进,边推边钝性分离直达角膜缘,在角膜缘处结膜下组织结合较紧密,可以适当用剪刀小心分离,完好暴露出角膜缘。巩膜面结缔组织要分离干净,若藕断丝连,直接影响到后续巩膜瓣缝线(包括埋藏线结)特别是可调整缝线时的操作。
2.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对于年龄较大、结膜较薄的患者,术后估计瘢痕化风险较低者,著者认为做此种结膜瓣比较省时、省力(参考图4-1-5C~F)。
沿角膜缘剪开结膜,为更好暴露术野,制作结膜瓣时,两端可以适当垂直角膜缘方向向后剪开结膜1~2mm(参考图4-2-2B)。取一小棉块,置于结膜兜袋中,可以有效减少结膜下特别是靠近直肌的地方出血(参考图4-1-5E、F及下文图4-2-3)。
七、制作结膜瓣时如何减少出血?
除了烧灼止血、蘸有少许肾上腺素棉签压迫止血外,可用小棉团压迫止血,见图4-2-3及参考图4-1-5E、F。
图4-2-3结膜下压迫止血
A、B:制作结膜瓣时,结膜下出血可用小棉团压迫止血,减少烧灼,B图蓝箭头示意放置小棉团后外观
张秀兰团队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