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萎缩性胃炎这种胃癌前病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科普文章指出,萎缩性胃炎会出现癌变,最终引发胃癌。这让许多已经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十分恐惧,认为萎缩性胃炎已经等同于胃癌。但实际上,罹患萎缩性胃炎并不等于会罹患癌症,在萎缩性胃炎与癌症之间还有很长的时间留给我们来预防及治疗!
▲图源:timesnowhindi
得了萎缩性胃炎一定会罹患胃癌吗?
“得了萎缩性胃炎迟早会罹患胃癌”,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轻度的萎缩,癌变率非常低,10年癌变率低于1%,根除幽门螺杆菌、祛除病因后,几乎为0。
但是,萎缩性胃炎进一步进展,可能会伴随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出现。
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并不是病名,而是病理学名词,表示胃粘膜的变化情况。但肠化的癌变率,也非常低;只有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发生胃癌的风险就陡然增加,需要严密控制和监测。
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
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
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
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
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但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
▲图源:pinterest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根据三方面来确定自己是否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胃黏膜萎缩的范围和程度:萎缩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等级。重度萎缩的患者癌变风险较高。同时萎缩的范围越光,风险也越高。
病理报告中是否带有“异型增生或者上皮内瘤变”字样:“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的出现通常提示更高的胃癌发生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轻度异型增生,大多数可以在正规治疗后逆转。
年龄:考虑到生理性衰老,同样程度的“萎缩性胃炎”老年人风险比青年人小。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人群,胃黏膜细胞原本就可能因为机体衰老而出现萎缩。而20、30岁等不该出现萎缩的年纪出现了胃黏膜的萎缩,相比老年人要更危险!
得了萎缩性胃炎,该怎么办?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黏膜病变情况,同时定期监测,以早诊断,早干预,阻断部分中-重度患者向恶性肿瘤的演变。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应根除Hp,根据症状可采用促动力药、抑制胆汁反流、消化酶制剂、抑酸药、粘膜保护剂等,精神因素明显者可加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如何复查?
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为了既减少胃癌的发生,又方便患者且符合经济学要求,建议:
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年左右随访一次,不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酌情安排内镜和病理及胃功能及肿瘤标志物随访。
伴有轻-中度异型增生者缩短至每6个月左右进行内镜和病理及胃功能及肿瘤标志物随访一次。
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应立即确认,证实后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胃镜检查十分重要,胃镜检查可以实时监测胃黏膜的变化,只要及时发现进展,就可以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杜绝癌变!
参考来源:
[1]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35(9):-
[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年,上海)[J].胃肠病学,,22(11):-
[3]DuY,BaiY,XieP,etal.ChronicgastritisinChina:anationalmulti-centersurvey.BMCGastroenterol,.14:21.
[4].JiangJX,LiuQ,MaoXY,etal.Downwardtrendintheprevale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sandcorrespondingfrequentuppergastrointestinaldiseasesprofilechangesinSoutheasternChinabetweenand.Springerplus,,5(1):.
[5]房静远,陈萦璇,高琴琰.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预警、早诊与预防.中华消化杂志..38(3):-.
[6]健康时报
-END-
版权声明:本文为厚朴方舟原创内容,版权归厚朴方舟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