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书是什么时候写成的?
想来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周易》既然名字带个“周”字,当然是西周或是东周时的作品。
然而细读卦爻辞,却发现作者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答案:《周易》是战国早期的作品。
这个答案,来自于作者在《中孚》和《井》卦中记录的冬至和夏至日的天象。
一、冬至与卦气
《中孚》一卦,在卦气学说中地位极重要。
《新唐书》(卷二十七上)引孟喜说:“自冬至初,中孚用事。”
《易纬稽览图》也曰:“甲子卦气起中孚”。
我们看到,在卦气七十二候图上,《中孚》一卦正是在冬至的位置上。
卦气图上的《中孚》是冬至之卦扬雄仿《周易》所作的《太玄》,正是按卦气顺序排列,将拟《中孚》而作的《中》摆在了全书的首位,作为冬至之卦。
冬至,是一个太阳年的开始和终结。
古人作历,通常是以冬至为一年之首,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一年的天数是天。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尧典》
而《中孚》一卦,恰好被《周易》的作者摆在了全书的第61卦上,每卦六爻,恰巧也是爻。
毫无疑问,作者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暗示了《中孚》一卦与冬至的紧密关系。
巧的是,我们说过,“中孚”的“孚”字,和“复”字本通,而《周易》中的《复》卦,历来也同样被视为冬至之卦。
《大象》曰:“《复》,先王以至日闭关”。这个“至日”,指的就是冬至。
更巧的是,我们在卦气图上可以看到,《复》和《中孚》正是一对紧紧挨在一起,对应着冬至的卦象。
二、夏至之日
更巧的是,我们在卦气图上还可以看到,在夏至的方向上,赫然是一个《井》卦!
在卦气学说中,《井》卦是五月之卦。
朱震在解释《井》卦九二爻中的“鲋”字时就说:
“鲋,子夏作虾蟆,此五月卦也。”《汉上易传丛说》
惠栋《周易述》也说:
鲋,虾蟆。子夏义:《井》,五月卦,故有虾蟆。”
夏历正月建寅,五月建午,五月正是夏至之月。
巧的是,对应着夏至的《井》卦,是《周易》中的第四十八卦;而对应着冬至的《复》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十四卦,恰好是四十八的一半。
而我们正好说过,《周髀算经》中计算出的黄赤交角的角度,正是二十四度。也就是说,太阳从冬至点移到夏至点,恰好是二十四度的一倍:四十八度,也就是《井》卦的卦序数!
《周髀算经》中的天文数据巧合吗?还有更巧的。
《周髀算经》还说:“日夏至在东井”。
也就是说,夏至的时候,太阳所躔的位置是二十八宿中的井宿,恰好与《井》卦同名!!!
巧合吗?还有更巧的。
三、冬至之日
按照《周髀算经》的说法,“日冬至在牵牛”。
也就是说,如果夏至的时候太阳的位置是在井宿,那么冬至的时候,太阳的位置是在牵牛。
赫赫有名的牵牛星,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河鼓”。
《尔雅.释天》曰:“河鼓谓之牵牛”。
所谓“河鼓”,其实原名“荷鼓”,就是牛郎担荷着两面鼓的意思。仰观天象,河鼓三星之中,牛郎星(河鼓二)居中最亮,旁边的河鼓一和河鼓三正像是牛郎担着的一对鼓(一说是像他和织女所生的一对儿女),由此得名。
巧的是,象征着冬至的《中孚》卦中,也提到了“鼓”!
“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中孚》
更巧的是,击鼓需要用到鼓桴,而《中孚》卦名中的“孚”字,正与“桴”字相通——仰观天象,河鼓星旁,赫然也一有颗名叫“天桴”的星!
天桴星在河鼓旁更巧的是,这个名为“天桴”的星宿,恰好位于天球正中的赤道上!
“中孚”之象,昭然在天!
古人击鼓以计时,天上这的这面河鼓和鼓桴,历来也被星占家们视为计算时候的象征。《晋书.天文志》就说:
“天桴,鼓桴也。星不明,漏刻失时。前近河鼓,若桴鼓相直,皆为桴鼓用。”
四、牵牛初度
根据《中孚》和《井》这两卦的卦名和爻辞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周易》作者显然是和《周髀算经》的作者一样,认定了“夏至日在东井”和“冬至日在牵牛(河鼓)”这两个标志性的天象。
“冬至日在牵牛”的说法,由来已久。
《汉书.律历志》就说:“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
《周易》创作的时代,冬至之时的日躔应该恰好就在天空中非常明亮的牵牛(河鼓二)星附近,因此便有“冬至日在牵牛”之说。
然而由于岁差的影响,冬至点每隔约71年就会移动1度,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后,冬至的日躔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误差。
《汉书.律历志》中就记载,刘歆的《三统历》中已经发现日月五星“进退于牵牛前四度五分”,冬至的日躔已经不在牵牛,而是跑到斗宿建星附近了!
东汉时的贾逵,更是发现当时的冬至日躔已经跑到了斗宿21度。
(贾逵)论曰:“太初历冬至日在牵牛初者,牵牛中星也。古黄帝﹑夏﹑殷﹑周﹑鲁冬至日在建星,建星即今斗星也。太初历斗二十六度三百八十五分,牵牛八度。
经过了两千多年之后,今天的冬至日躔已经跑到了箕宿,与牵牛的距离更是显而易见。
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古人是以牵牛星作为冬至日躔的标准星呢?
根据计算,冬至日躔在牵牛初度的时间,是在公元前年前后。
这个时间,周王朝已经崩溃,春秋时代已经谢幕,轰轰烈烈的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了。
《周易》,正是一部拉开了这个时代序幕的伟大作品。
本文为《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第二十六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