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尤法青年读,我是尤溪法院干警余柔琛。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炎炎夏日,蝉鸣阵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也钟爱夏天,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赏析古诗《夏至日作》。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上的星辰无休无止的转动,地面上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运行,现在已是春去夏来的时节。传话给炎热的夏天,从今日起昼短夜长,阴气开始萌动,秋冬慢慢会来人间了。
据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清朝钦天监的副使陈希龄在《恪遵宪度》这样写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并指出夏至的“至”,即至极,这一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处,白天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一年中最短。一年中最盛的阳气,也正是从夏至这一日开始逐渐转衰。夏至的这一含义,体现了古人阳极阴生、周而复始、阴阳平衡的自然哲学智慧。
对古人来说,夏至既是农时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据《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而据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愿大家向阳而立,满怀热忱,尽情享受盛夏的勃勃生机与美好时光。
★
文稿:政治部余柔琛
原标题:《尤法青年读丨《夏至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