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方制丸治疗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获显效

患者纪某,女性,27岁,患者因胃脘部隐痛伴消瘦半年余,于年12月20日至广州医院就诊,行胃镜提示:胃窦蠕动一般,局灶充血、水肿,红白相间花斑样病变,遂取胃窦灰白组织一粒,共直径0.1cm,包全。病理诊断(病理号:):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瘤变(-)。

年2月初患者至我出诊的国医馆就诊。刻诊:患者精神一般,面色稍萎黄暗淡,消瘦明显,诉时有胃脘部隐痛,空腹尤甚,偶有反酸,进食后症状稍缓解,纳欠佳,眠一般,小便可,大便稀烂。舌质淡,苔滑,边有齿痕,舌底脉络色紫,曲张,脉沉细。患者年轻女性,确诊重度胃炎,未行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不足,胃气虚弱,脉络瘀阻,告知可采用围方制丸治疗。遂处方如下:熟地克、白芍克、莪术克、黄芪克、炮甲珠克、蒲公英克、败酱草克、炒鸡内金克、乌梅克、僵蚕克、山药克、炒白术克、凤凰衣克、千层纸克、鸡血藤克、黄连克、炮姜克、红参克、太子参克、三七克、酒大黄克、北沙参克、仙鹤草克、白芷克、当归克、陈皮克、砂仁克、炙甘草克,制丸,每次10克,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患者按时服药,大约2周后胃脘部隐痛消失,无明显反酸,服药期间体重增减6斤,精神、体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年5月28日患者复查胃镜提示:食管各段形态及粘膜色泽正常。贲门开闭好,齿状线清晰。胃底粘膜光滑,粘液湖清亮。胃体部粘膜及形态正常,小弯、大弯及胃角未见溃疡。胃窦蠕动正常,局灶粘膜轻度充血,无水肿,未见溃疡。胃镜诊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围方制丸治疗后,重度慢性胃炎明显改善。建议微调处方后继续制丸善后。

按语:慢性胃炎,多以虚为主,久病成瘀,涉及脾、肾、胃及大小肠等脏腑,病机复杂,治疗着眼于胃腑,兼顾脾肾、气血、阴阳、虚实、寒热、燥湿等情况,采用围方制丸治法,可将所有问题融为一体,缓调缓治,坚持服药,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摄身心,一般可获得显著疗效。

徐立群

赞赏

长按







































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jz.com.com/fyjx/22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