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D先生,37岁,初诊:年2月12日星期六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各地寻访名医服用中药1年,自觉好转,手脚冰凉,冬天明显,晚上胃脘有灼热感,无反酸烧心,体重斤,有下降趋势,医院服用补肾阳方后出现便秘,左脉弦弱,右脉弦弱无力,舌中根部凹陷,舌边肥厚,舌边尖少苔,根部苔略厚。
平素怕风怕冷,手脚凉,出汗正常,口不干,口水多,不欲饮水,进食生冷胃脘不适,纳好,胃口旺盛,无胀气,因晚上胃脘灼热影响睡眠,大便日1次,羊屎状,小便黄,无明显上火。午饭后犯困,情绪急躁。
十全育真汤合一贯煎
处方:人参9g,黄芪15g,知母9g,山药15g,玄参15g,龙骨12g(先煎),牡蛎12g(先煎),丹参6g,三棱3g,莪术3g,炒川楝子6g,当归9g,北沙参15g,枸杞9g,麦冬15g,生地15g
7剂,水煎服,日3次,每次ml
二诊:年2月20日星期日
药后胃脘灼热感消失,大便一日1次,排解不通畅,排便稍费力,午后犯困,口不干,纳好,自觉消化不良,寐可,左脉弦,右脉弦细,舌淡红,中根部凹陷,舌两边凸起。仍感手脚凉。
守上方,十全育真汤合一贯煎
处方:党参15g,黄芪15g,知母9g,山药15g,玄参15g,龙骨12g(先煎),牡蛎12g(先煎),丹参6g,三棱3g,莪术3g,炒川楝6g,当归15g,北沙参15g,枸杞9g,麦冬15g,生地15g
7剂,水煎服,日3次,每次ml
效果:服药后胃脘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晚上偶尔有肠鸣音,现排便顺畅,精神好转。后期调整处方,用慢性萎缩性胃炎专方调治,防止传变。
案例二
Y女士,29岁,初诊:年2月20日星期日
慢性胃炎,梅核气,饭后胸口堵闷,午睡后或紧张时更明显,感觉有气上冲,嗳气则舒,伴干呕,近期逐渐加重,揉按中脘穴后感觉舒适,右脉沉弦涩弱无力,左脉沉无力,舌淡红,边尖透红点,舌两边高凸,苔薄白。
平素无明显口干,口不苦,习惯性饮水较多,饮热水,进食生冷胃脘不适,纳呆,寐可,LMP:1月22日,周期准,量可,有血块,经前胸胀,大便日1次,不成形,最近腹泻,便前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调。精神一般,易疲倦。
逍遥散合乌梅六君子汤合枳术汤加厚朴花、玳玳花、麦芽
处方:柴胡9g,当归9g,白芍9g,茯苓12g,炒白术12g,炙甘草6g,炮姜6g,薄荷6g(后下),党参12g,陈皮9g,姜半夏9g,乌梅15g,柿蒂12g,炒枳壳12g,厚朴花9g(后下),玳玳花9g(后下),生麦芽15g,炒神曲15g
7剂,水煎服,日3次,每次ml
二诊:年3月1日星期二
服药后前3天诸症缓解,3天后疗效无进展,仍感胸口堵闷,频频嗳气致咽喉胀疼,且有梗咽感,喜热饮食,纳少,饱胀感明显,大便日1次,不成形,易腹泻,舌边尖红点,苔白厚。
更方,半夏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味
处方:姜半夏15g,黄芩9g,黄连3g,干姜6g,炙甘草6g,大枣15g,党参15g,姜厚朴15g,苏梗15g,茯苓15g,郁金15g,木香9g,佛手9g,蒲公英15g,蒺藜15g,六神曲15g,谷芽15g(后下),麦芽30g(后下)
7剂,水煎服,日3次,每次ml
效果:服药后嗳气消失,胸口堵闷感明显减轻。后期仍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巩固疗效。
案例三
X女士,31岁,初诊:年3月2日星期三
胃肠息肉术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胃痛半月余,主要集中在下午3—4点,晚上8-9点左右加重。上午口服雷贝拉唑已有3日,胃脘怕风怕冷,不能受凉,否则疼痛,轻微口干,饮热水,进食生冷胃脘不适,纳可,胀气,胸胁痛,无明显反酸烧心,入睡可,半夜4点左右易醒,醒后难入睡。精神一般,易疲倦,平时情绪急躁。LMP:2月21日,周期准,量可,无血块,经前恶寒、胸痛,大便日1-2次,软便,小便正常。舌淡红,边少苔,中根部苔白厚,脉未查。
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味
处方:柴胡6g,当归12g,炒白芍15g,茯苓12g,炒白术12g,炙甘草6g,干姜6g,薄荷6g(后下),炒川楝子6g,延胡索12g,百合30g,乌药9g,香附9g,生麦芽15g,六神曲15g
5剂,水煎服,日3次,每次ml
效果:药后胃痛消失。因有慢性鼻炎,后期调整处方,仍以疏肝健脾、培土生金为主要方向进行调治。
老曾说医知识无价也有价,让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