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年的芒种节气是公历6月6日,农历五月初八,星期一,在端午节过去之后第3天。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农作物,如稻、黍、稷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俗话说“芒种忙,忙着种”,芒种标志着又一轮农忙的到来。
所以说芒种是一个忙碌的节气,而在民间,芒种被称为“忙种”则更是名副其实,因为一旦芒种节气,北方农民朋友忙着收割成熟的冬小麦,紧接着播种夏玉米,而南方的农民朋友则忙着插秧种稻。
自古以来,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农事活动也总结出来很多的经验总结,也就是人们的常说的农谚。关于芒种节气的农谚也很多很多,其中有一句农谚是“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满田”。
那么,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啥?从字面意思上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如果芒种节气这天火烧天,到了夏至节气就会雨满田。要说火烧天,可能大家都知道,笔者家乡这里是说火烧云或者烧霞,它指的是晴天傍晚时分的天气现象,将要落山的太阳突然变得红彤彤的,把旁边的云彩照得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甚至壮观。
这句农谚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芒种节气天气晴好的话,那预示着接下来十多天的时间都将是晴好的天气,而到了夏至节气就会出现多雨的天气。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芒种这天出现这种天气好还是不好?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上面咱们已经说过,芒种是忙碌的节气,北方地区忙着收割小麦,南方地区忙着插秧栽稻,这两项农事活动,不管是哪一项,都需要晴好的天气。因为晴好的天气一有利于北方农民把收割回来的麦粒晾晒,二有利于南方农民把水稻插秧。
如果此时出现多雨的天气,刚刚收割回来的小麦无法及时晾干会霉变,农民也没有办法插秧,而误了插秧的好时节。民间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这意味着这时节已是较晚的插秧期,必须抢时播种。
而到了夏至节气的时候下雨,玉米和水稻都种植完毕,刚好是地里的农作物需要雨水的时候,刚出苗的玉米需要雨水的浇灌快速成长,刚插上的秧苗也需要雨水的浸润快快成长,所以此时下雨可以说是风调雨顺。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满田”的天气现象还是非常好的,这样的农谚并不是古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和农耕活动总结出来的,充满了科学和智慧。对于这句农谚,你又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完/